血站實驗室設計建設
1、空調系統
由于血站實驗室的工作特殊性,一些大型精密儀器,如生化儀、核酸檢測儀等需 24 h 開機,試劑、標本的儲存冰箱也是長時間運行,會持續產熱,對環境溫、濕度有較高的要求。每天間斷開啟覆蓋整個血站建筑的中央空調系統并不適用于實驗室,血站實驗室宜單獨設置分散型或局部集中型的空調系統,并考慮配置冗余空調[14]。為防交叉污染,血站核酸實驗室空調必須單設。
2、通風系統
從節能、降噪、確保穩定性和舒適性角度,盡量將機械通風和自然通風相結合,優先考慮自然通風。對一些要求較高的房間,如核酸檢測實驗室的擴增檢測間,可采用上送下排的全面通風方式。對某些有潛在高污染的區域,如標本離心機所在的局部空間,可加設排風罩加強局部通風,把可能產生的氣溶膠盡快排出。室外進排風口需盡量遠離,避免室外氣流的交叉污染。
3、凈化系統
血站實驗室對空氣潔凈度無明確要求,但應盡量避免灰塵。從實驗室的護圍結構設計上做到不產塵、不積塵、易除去灰塵。如外環境的灰塵較多,可在進風管道或窗戶上設置適當的空氣凈化裝置,同時做好氣流的控制,讓氣流方向有利于灰塵的沉降和清除,對有潛在生物污染的實驗室維持負壓。
4、給水系統
血站實驗室的給水主要包括實驗給水、生活給水和消防給水。在自來水管網的水壓較大時,為避免操作上的麻煩和安全隱患,緊急噴淋裝置和洗眼器宜配減壓裝置。實驗室內各用水點的位置盡量靠墻設置,便于排水點的對應設 置 和 將 來 的 拓 展。室內的消火栓應設置在清 潔區內。
5、排水系統
血站建筑設施要有統一的廢水處理設施,在實驗室設計時,排水口盡可能靠近設備廢液口收集廢液,按不同廢液的性質分別匯集。對可能產生相互作用的廢液,需經預處理再匯集進行統一處理,如含有防腐劑 NaN3 的試劑排出時須用大量自來水沖洗,以防金屬管道爆炸。對緊急噴淋裝置,宜就近設置排水口,避免噴淋水的過度四溢導致二次污染。
6、純水系統
目前實驗室純水供給方式分為集中供應和分散供應兩種。因性價比高、運行成本低,管理集中,持續穩定,產量大,通過管網化可多點取水,集中供水已成發展趨勢,但初期投入較大在一些局部有高純度水要求的使用點再單獨加設末端超濾裝置可制備出高純水。